空气净化新技术有望还中国蓝天
发布时间:2015/12/31
尽管对中国空气污染危机的报道连篇累牍,但不为人注意的是,中国国内同时还在建设更多的煤电厂——统计显示,目前在建的煤电厂多达363家。不能因此就指责中国,因为这个国家需要竭尽所能获取能源。中国一直在以最快的速度建设风力发电站和太阳能发电站,但这些电站所提供的电力不足国内能源需求的1%。中国还有建设核电站的宏伟规划,但这仍然无法解决问题。如果按照现在的路线前进,到2030年,中国能源约三分之二仍将来自以煤炭为主的化石燃料。
储量丰富的煤炭是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主因。减轻煤炭对全球变暖进程的负面影响只有一种方法,就是所谓的CCUS——碳捕捉可用储存技术(carboncaptureuseablestorage)。这种技术能在源头捕捉碳及其他污染物,把它们回输到地下储存。所谓“可用”的意思是,将二氧化碳注入油井,以便重新开采那些用别的办法难以提取的储量。这套系统还能被设计用于清除硫磺、炭黑及其他空气污染物。
我们早已知道如何储存碳——多年来石油公司一直在用这项技术在几乎开采殆尽的油田中开采几桶油。但大家不知道,哪种技术在捕捉煤电站排放的二氧化碳时最有效、最经济。
因此,现在的问题是:谁会花几十亿美元来大规模研发、测试这项技术?一群能源专家在上周于华盛顿特区威尔森中心(TheWilsonCenter)举行的会议上称,多年进展缓慢、不断遭遇失败之后,碳捕捉技术终于在世界上某些地方开始取得进展。
美国能源部(heDepartmentofEnergy)化石能源办公室清洁燃煤助理副部长胡里奥•弗里德曼表示,全球在开发CCUS技术上共投入45亿美元,其中美国能源部就投入了4亿美元的研发费用。中国现在开始加快了行动。弗里德曼称,中国之所以想采用CCUS,主要是因为中国现任领导人很多都是工程师出身,对气候变化相关科学十分关注,现在也开始意识到这项技术的重要性。他说:“关于是否要采纳CCUS的争论已告一段落,现在争议的焦点是成本问题和推行的时机。”
据全球碳捕捉和储存研究院(CCSInstitute)称,中国拥有全球规模的碳捕捉项目(美国是这个领域的另外一个大国)。这个研究院发现,截至2014年2月,中国已有12个此类大型项目,数量比2011年翻了一番。
在这些项目中,中国国有巨型发电、燃煤和石油公司占据主导地位,其中很多还与国际巨头开展了合作。亚太区清洁空气任务组织(CleanAirTaskForce)代表宋明(音译)称:“CCUS要取得成功,美国和中国必须在清洁燃煤技术上共享更多技术信息。”宋明在促成中国和西方能源巨头实现合作、加快发展更清洁燃煤的进程中始终奋战在一线。他说:“美国更有创新能力,管理体系也更完善,而中国则在低成本快速运作上有一定优势。”